Hot products
Contact Us
咨询热线:
18607151683
威斯尼斯人官网
地址:武汉市汉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大楼1011室
一、 一般规定
1.1 透水混凝土(Concrete)设计应包括(bāo kuò)结构组合、材料(Material)选择(xuanze)与厚度确定。
1.2 透水混凝土(Concrete)路面结构一般由面层、基层和底基层组成。气泡轻质土施工速度快:只需使用简单的机器可实现自动化作业,可实现800米的远距离输送,工作量为150—300M3/工作日。透水混凝土的基层结构类型应根据设计要求按表1选用。
表1.2 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层结构
类别
适应范围
结构层
基层全透水结构
人行道、非机动车道、景观硬地
透水混凝土(Concrete)基层+稳定土底基层或石灰、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
基层半透水结构
轴载4吨以下城镇道路、停车场、广场、小区道路
级配砂砾、碎石或砾石基层、稳定土基层或石灰、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
基层不透水结构
轴载6吨以下城镇道路、停车场、广场、小区道路
水泥混凝土(Concrete)基层 + 稳定土底基层或石灰、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
1.3 透水混凝土(Concrete)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土基条件和使用要求,选择适当的面层材料、基层材料和底基层材料,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透水性能。
1.4 湿陷性黄土、盐渍土、砂性土不应使用基层全透水和基层半透水结构混凝土,使用基层不透水结构时应设置排水措施(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)。
1.5 当采用基层全透水混凝土(Concrete)结构时,透水基层的最小设计厚度不应小于150mm;当采用基层半透水或不透水混凝土结构时,基层的最小设计厚度不应小于100mm。
二、 透水面层
2.1 采用基层全透水结构时,其表面层厚度不应低于30mm。
2.2 设计基层全透水结构时,其透水混凝土面层强度(strength)等级不应小于C20,厚度应不宜小于80mm;设计基层半透水结构和基层不透水结构时,其透水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30,厚度不宜小于180mm。如基层采用厚度大于150mm的混凝土结构时,可适当减小透水混凝土面层厚度,但不应小于120mm。
2.3 透水混凝土面层孔隙率不应小于15%,透水系数不应小于1mm/s。
三、 透水基层
3.1 透水混凝土的基层材料,除应具有适当的强度(strength)外,还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或排水能力。
3.2 采用基层全透水混凝土结构时,透水基层的孔隙率及透水性不应低于面层,透水混凝土基层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面层。泡沫砼是浮选的重要组成部分,矿物就是随同泡沫一起浮出的。 一、泡沫形成和性质 (一)形成原因 泡沫是以气体为分散相,固相或液相为分散介质的粗分散体系,本节主要讨论分散介质为水溶液的泡沫。
3.3 采用基层半透水结构时,基层材料应具有较好的保水性,在土基的水或温度(temperature)状况不良时,应采取措施提高透水混凝土(Concrete)结构的水稳定(说明:稳固安定;没有变动)性。
四、透水混凝土性能
4.1 透水混凝土(Concrete)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包裹性,浆体能均匀包裹骨料,手攥成团为宜。
4.2 透水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宜控制在10mm~30mm范围内。
4.3 透水混凝土应进行28d龄期抗压强度试验,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。
4.4 透水混凝土应进行弯拉强度(strength)试验,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,且应符合以下规定:
表 4.4 透水混凝土的最小弯拉强度(strength)(MPa)
抗压强度等级
C20
C25
C30
C35
弯拉强度
2.5
3.0
3.5
3.8
4.5 透水系数不应小于1mm/s,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要求。泡沫砼是浮选的重要组成部分,矿物就是随同泡沫一起浮出的。 一、泡沫形成和性质 (一)形成原因 泡沫是以气体为分散相,固相或液相为分散介质的粗分散体系,本节主要讨论分散介质为水溶液的泡沫。
4.6 透水混凝土(Concrete)耐磨性的磨坑长度应小于30mm,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无机地面材料抗磨擦性能试验方法》GB/T12988的规定。
注:以上节选于《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》文件。